中化新网讯 在2月6日金银岛(北京)资讯有限公司于北京举办的石化行业高峰论坛上,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舒朝霞表示,我国成品油消费进入低增长阶段, 2017年消费量将达到峰值。
据舒朝霞介绍,2014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在5.28亿吨,比上年增长2.5%,年增幅下降1.1个百分点;原油加工能力7.5亿吨/年,加工量5.0亿吨,比上年增长5.1%;地炼企业开工率46.6%,与上年持平。成品油消费结构变化大,柴汽比下降,消费2.97亿吨,比上年增长3.6%,增幅比上年低0.7个百分点,连续4年增速放缓。其与2013年相比,汽油消费增长10.1%,煤油增长2.3%,柴油增长0.2%。柴汽比1.65,创历史新低。舒朝霞预计2015年成品油消费量3.07亿吨,比2014年增长3.3%,柴汽比为1.49。随着国内供需宽松程度上升,成品油出口量将创新高。
影响成品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:汽油车继续轻量化,单车油耗下降;农业用油柴油保持增长;高铁发展对航空影响逐渐加大,影响航空燃油的消费;车用天然气优势缩小,未来发展速度放缓,影响替代。经济偏弱,加上能源效率增加,已被替代的需求难以逆转,短期看成品油对石油需求刺激作用不大。